为了保证新修改的《专利法》有效实施,更好地完善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,并与国际相关规则衔接,国务院于2023年12月11日发布了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〉的决定》,新修订的《细则》于2024年1月20日施行。本次修改内容较多,制度调整较大,总体上是一次回应创新主体需求、优化专利法律制度的重要调整。 我国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于2001年6月15日由中华人民
为了保证新修改的《专利法》有效实施,更好地完善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,并与国际相关规则衔接,国务院于2023年12月11日发布了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〉的决定》,新修订的《细则》已于2024年1月20日施行。本次修改内容较多,制度调整较大,总体上是一次回应创新主体需求、优化专利法律制度的重要调整。 我国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于2001年6月15日由中华人
为了保证新修改的《专利法》有效实施,更好地完善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,并与国际相关规则衔接,国务院于2023年12月11日发布了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〉的决定》,新修订的《细则》将于2024年1月20日施行。本次修改内容较多,制度调整较大,总体上是一次回应创新主体需求、优化专利法律制度的重要调整。 我国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于2001年6月15日由中华人
为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,更好地完善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,使中国的专利保护与国际接轨,国务院于2023年12月11日发布了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〉的决定》。 我国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于2001年6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,根据2002年12月28日《国务院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〉的决定》第一次修订,根据2010年1月9日《
在中国,根据谁主张,谁举证原则,民事诉讼中原告需要承担主要举证责任。因此,面对专利侵权,如果权利人要提起诉讼的话,需要就提出的主张提交充分的证据,否则该主张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,甚至可能导致败诉的不利后果。那么,针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人需要准备的证据,本文从权利证据、侵权证据以及赔偿和合理支出证据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。 一、权利证据 权利人